1、具體操作:十指半屈曲狀,由頭部從下向上、用十指指腹敲擊頭皮,最后匯聚點為頭頂的百會穴,每日清晨敲擊共800次,手指敲擊疼痛的地方重點反復敲擊。
2、功用:開竅醒腦,提神養心。
3、適應癥:各種原因導致的頭痛、老年人腦梗死后遺癥或無癥狀性腦梗死、腦萎縮、養生保健。
4、原理:從中醫理論來講,頭為元神之府,是精髓和神明匯集發出之處,主宰生命活動、精神意識、感覺運動,刺激頭部關鍵點可以調節和控制頭部循環代謝,從而使人精神煥發、感覺及運動功能得到改善;從經絡理論來講,頭為六陽經交匯之處,《難經·四十七難》說:人頭者,諸陽之會也。清晨亦為陽氣生發之時,順應自然規律,用指腹刺激頭皮反射區,可反射性調節腦部功能,促進經絡陽氣循行,提神醒腦開竅;另外十二經脈均在手指末端匯聚,俗語亦有“十指連心”之說,故用指腹刺激頭皮反射區的同時亦可反射性調節十二經脈的交匯循行。

1、具體操作:將5條干蜈蚣捏碎,放入泡腳盆中,用開水泡發,待水溫合適后將雙足浸于水中。泡腳方法有時間限制,若足跟部位麻木,請在下午15:00—17:00泡腳;若為足前部麻木,請在上午9:00-11:00時泡腳。
2、功用:蜈蚣為中藥材,具有息風鎮痙,攻毒散結,通絡止痛的功效。泡腳法主要可以疏通經絡,改善足部血液循環及感覺恢復。
3、適應癥:足部麻木。
4、原理:蜈蚣具有息風鎮痙,攻毒散結,通絡止痛的功效,因此用蜈蚣泡腳自然可以起到緩解足部麻木的功效。至于根據不同部位的麻木選擇泡腳的時間,主要是根據經絡的循行以及子午流注原理來選擇的。如上文提到足跟部麻木,因足跟部為足太陽膀胱經循行的部位,而依據子午流注法標示,申時(下午15:00—17:00時)為膀胱經當令,故選擇在下午15:00—17:00時泡腳,其他部位麻木原理相同。

1、具體操作:將淡豆豉、生姜、蔥白適量放入水中,煮沸5分鐘后關火,飲服。
2、功用:祛風散寒,溫中止嘔。
3、適應癥:外感風寒所致的感冒(舌淡苔白,脈浮緩,癥狀主要為發熱惡寒、流清鼻涕、打噴嚏、頭痛等);風熱感冒不適(舌淡苔黃,脈浮數,主要癥狀為發熱惡熱、流黃鼻涕、口舌生瘡等);孕產婦可用。
4、原理:淡豆豉具有解表,除煩,宣郁,解毒之功效;生姜具有解表散寒,溫中止嘔,化痰止咳的功效;蔥白具有疏散風寒、疏利咽喉、安胎的功用。將三者煮水飲服,可緩解風寒感冒帶來的惡寒發熱、咽喉不適、惡心嘔吐的癥狀。因三種藥材均來源于食物,故安全性高,可用于孕產婦,但注意辨證使用,方可收效。

1、具體操作:用健側的手掌用力拍打患側的手背數次,直至岔氣緩解。如岔氣位置位于左胸部,請用右手拍打左手背。
2、功用:疏經通絡,行氣止痛。
3、適應癥:各種原因導致的岔氣(嚴重外傷如撞擊傷、拉傷所致的岔氣可能為氣胸,需要及時就醫,否則危及生命,切不可盲目拍手)。
4、原理:從經絡學說來分析,岔氣位置一般位于胸部,為人體三焦所在之處,而手少陽三焦經循行于手背部,故拍打手背可刺激三焦經氣血流通,故可以醫治三焦經氣血不通所致的岔氣。

文章及部分圖片來源于:云南中醫,只做公益分享,如侵權請聯系我們更改